中国精英正在大量外流


漫画:翟海军,版权:东方ICNews
一则打在北京车展上的广告显示着这个国家的精英当下的新思潮:在北京买房?不如移民吧!
这则广告极富煽动性。一方面,北京二环内一手房价每平方米均价3万元,另一方面,美国开始推行EB-5类签证,吸引各国有钱人入籍,最低投资50万美元,即有资格申请美国绿卡。这意味着,北京二环内房产持有者理论上都具备移民美国的资格。
买房?还是移民?中国中产精英显然已在集体投票。中国社科院《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移民输出国。自上世纪中国启动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拨移民高潮在进入新世纪的十年中已成愈发汹涌之势。
精英移民潮来势汹涌
此前第一拨移民潮涌动于中国国门初开之际,即20世纪70年代末。彼时,来自温州、福建、广东的年轻人纷纷爬上穿越西伯利亚的火车,翻过重重山脉,或是被蛇头塞进终日不见阳光的甲板底下,在海洋上颠簸数十日,偷渡到欧洲,打黑工、等待大赦、甚至不惜加入外籍兵团换取国籍。
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是掀起于1990年代初期的第二拨移民潮的真实写照。那拨移民以高学历专业技术人员与知识分子为主力军,出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他们选择背井离乡。
他们都不及眼下正在发生的第三拨移民潮如此引人注目。这些即将、正在、或已经离开中国的人们,拥有这个国家可观的财富、优质的智力与尖端的技能。而在他们看来,优质教育、清洁空气、安全食品、行动自由、资产转移、安全感,都将在移民的彼岸得到。
过去十年,随着各移民接收国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中国人入籍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如今,对于几乎所有一线城市中产阶级而言,一个集体感受是,每个人身边都有起码一个朋友正在或已经办理了移民。
北京因私出境中介机构协会数据显示,2009年到美国投资移民的EB-5类签证的中国申报人数已经翻了一番,从2008年的500人上升到超过1000人。2010年,中国大陆投资移民申请占移民局全年发放EB-5签证总数的41%。
加拿大移民局数据显示:2009年,加国投资移民全球目标人数为2055人,中国大陆的名额占了1000名左右。2010年,中国大陆通过投资移民方式成为加拿大永久居民的人数占全部投资移民的62.6%,达2020人。
据北京因私出境中介机构协会会长齐立新介绍,投资移民成功率高的国家分别为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其规定投资门槛分别为40万加元(约235万人民币),80万澳元(约454万人民币),150万新元(约962万人民币)。
此外,申请难度最高的欧洲,近两年仍频频有富裕家庭关注。荷兰一家移民机构律师助理张洁茹说,中国富人已成为他们最优质的客户,每年他们都会提供免费往返机票和酒店住宿,邀请中国富商赴荷考察投资项目。
下一代的优质教育成为重要移民原因
寻求安全感、为孩子谋求优质教育,是多数受访者移民的前两条理由。和普通大众想象中不同,大量技术移民在国外的生活虽然平稳却远不如国内光鲜,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他们中的大多数需要褪去在国内“成功人士”的光环,回归普通到平淡的生活但他们更多着眼于自己子女的未来,他们普遍希望下一代能够在异国延续自己在国内的成功。“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已经移民加拿大近10年的马舒(化名)如此总结。
2001年申请移民加拿大时,马舒办理的是技术移民,尽管身为广州某公司高管的他彼时资产已达上千万。他是典型的中国中产高知精英:毕业于某名校,三十出头即担任广州某文化公司高管,有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后独立创业经商。
也不是每个中国技术移民都想得开。2005年,让加拿大移民圈内轰动的两起事件,一是湖北省前理科状元读完博士后,只在一家工厂找到一份体力工,跳楼自杀;另一名中国博士在被公司辞退后,跳桥身亡。
马舒觉得,这都是让中国的教育给害的:“尊卑贵贱意识太深,生而平等的价值观已经渗透到西方人的骨子里。”
获取行动自由,并不放弃中国国籍
凌霄君(化名),2007年投资移民新加坡,夫人孩子都迁居狮城,自己在上海继续生意。“在新加坡,生意有15%的利润,已经很让人欢欣鼓舞了,可拿回中国呢?太一般了。”他说,“中国才是全世界利润的天堂。”
凌霄君是中国投资移民的缩影,他们极少愿意放弃中国国籍。“除非是想全身而退出国养老。”凌说,绝大多数人只是需要获取P.R.(Permanent Resident,永久居民),两者之间只是政治权利上的差异,却能保证自己以中国公民的身份在国内畅通无阻地做生意,在全球自由飞行。中国护照与大国身份极不相称,相比中国护照的13个免签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免签数量分别为125、120、130、122和110。并且,一旦中国再次发生政治动荡,他们能以外籍人士的身份迅速离境。
而绝大多数技术移民家庭中,至少一名家庭成员保持中国国籍,以便给自己留条就业机会。这一现象很像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香港掀起的移民高潮,人们把男主人保持香港籍的现象称为“太空家庭”——太太在国外照顾孩子,先生们继续在香港工作、做生意。
富豪移民:确保财产安全
另一个隐秘的移民群体常人无法轻易接近。公开资料显示:加拿大的多伦多和魁北克是华人富豪移民的首选地。而在澳大利亚,华人富豪的首选地是悉尼与墨尔本。
而对于这些新富阶层来说,财产的安全是他们最大的需求。
他们从不参与任何华人社团活动,全都住在当地高端社区,有的甚至把名字都改了。一位移民律师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曾被中国某部门要求配合调查他的一名客户,据说此人出境后,被查涉嫌挪用上亿公款,这位律师拒绝了:“保护客户的隐私是律师的义务。”
文:潘晓凌
自由媒体人,北京
2012年1月
自由媒体人,北京
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