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色彩文化
红色和金色在中国象征着幸运和财富,能算Kitsch吗?版权:Julia Hofmann
中国是个五彩缤纷的国度,不同的时代、民族和地域,人们喜欢的色彩并不相同,但有些共同点,却是在了解中国的色彩文化时应该知道的。
自周朝(或自秦朝,学术界就此尚有争议)直至清朝的几千年中,用色有着官方的严格规定。色彩被分为五种“正色”和五种“间色”,依据《黄帝内经》,青、白、赤、黑、黄被认为代表了木、金、火、水、土这“五行”,与东、西、南、北、中这五个方位相配,是“正色”。而“间色”则是介于这几者之间的过渡色,如粉红、青紫等等。《礼记》中规定“衣正色,裳间色”,深深影响了民间的色彩观。
以隋唐两代为例,红色和紫色的袍服只有高官才能穿着,赤黄更是皇家御用的服色。一般的平民百姓,只能穿白色或土黄色的衣服,大红色仅仅在结婚和节庆时才能使用,红颜色在此有着象征火焰、辟邪等含义。这是为什么如今普通老百姓那么喜欢“中国红”的主要起源。
与一般老百姓对红色的喜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文人朴素的审美观。至少是从宋代以后,官场之外的文人越来越讲究谦退隐忍,崇尚朴素,连新造的琴都要几番打磨,做出斑驳的古旧花纹来。实际上文人对朴素、谦退的追求,将老百姓喜爱大红大绿等鲜明色彩的排斥,也与宋朝以后皇权不断的增强、对颜色规定越来越严有关。
做成纪念品形式的各式兔爷,色彩搭配比传统兔爷更加丰富,版权:由甲(Stefanie Thiedig)
清朝覆亡后,官方关于色彩的禁忌被彻底打破,色彩与尊卑脱离了关系,变成了个人的喜好,民间的色彩搭配更加丰富起来。在新中国建立后,为了使普通民众更容易接受,革命者们在政治宣传上也借用民间的文化系统以鼓舞民众,进而在色彩的使用方面将浓艳的风格推向了一个高峰。
以年画为例,它原先只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美术形式,以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广东佛山为三大产地,内容多为胖娃娃、莲叶、鲤鱼、武将等,色调以红、黑、黄、粉、绿为主,借以祈求吉祥平安。建国后,年画的风格和技法被广泛利用到与革命有关的宣传海报和火花上,在特别是文革时期的宣传画、搪瓷缸、脸盆等等日用器物上都能看到这种风格的体现。
这也就是为什么如今我们在后海、南锣鼓巷等各种旅游景点里看到的纪念品,不仅仅是脸谱、泥人儿、窗花等民俗产品,而且革命像章、海报等革命文化的遗产,在色彩以及艺术风格上也都有着相似的很俗的配色特征了。
调侃和戏仿成为一种时尚,满足人们怀旧心理和对“后文革”时代中国的好奇,版权:由甲(Stefanie Thiedig)
当然,就这些市场经济时代的旅游纪念品而言,其内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调侃和戏仿成为了一种时尚,本来早已应该被先进的染色工艺淘汰的这种风格,却借着怀旧和旅游的热潮,重新在文化衫、旅游纪念品等商品上复活了,这一方面是为以迎合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国内消费者,另一方面也为了满足对“后革命”的中国抱有好奇心的国外游客。
关于中国人的色彩喜好,这只是一般情况,我们还没有考虑到幅员广阔、文化多样的中国境内的各种复杂形态。对于多数民众说来,红色代表喜庆、黄色代表富贵,黑色让人感觉肃穆,兼有恐怖,白色代表纯洁,同时也包含着对死者的哀悼。然而对于许多少数民族来说,这样的等式并不总是成立。
蒙古族人认为自己是苍狼和白鹿的子孙,白色在蒙古文化中被认为是火光和太阳的颜色,温暖而纯洁。藏传佛教的进入更加强了这种喜爱白色的心理。蒙古人把善良的人称为“白人”,把和煦的微风称为“白风”,把慈善事业称为“白业”,正月为“白月”,春节自然也就成了“白月之喜”。帐篷、乳制品,这些草原生活必不可缺的事物都是白色,可以说,白色是家的颜色。这与汉人把白当作凋零的象征,把丧礼名为“白事”形成了有趣的反差。
而在中国西南,更有一个直接以“白”为名的族群,他们自称“白子白女”,把善良的人品叫做“白心白肝”,爱穿白色的衣服,居住在粉白的建筑里,院里种植着洁白的兰花。与他们毗邻的纳西族,也同样有崇尚白色的传统。白色,被这些人群认为是幸福、吉祥的颜色。
泸沽湖畔,穿着以黑色为主带彩色滚边
传统服装的彝族妇女,版权:张卓
传统服装的彝族妇女,版权:张卓
在商品化时代,这种对于色彩的不同认知有时会造成误解。例如在有些民族的文化中,红色是鲜血的颜色,并不吉利,也不会在建筑和装饰中大量使用。但某些旅游区为了营造热烈的气氛,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却把红灯笼挂满一条街,还在装修中大量应用红色。这样虽然讨好了游客,却妨碍了当地人的生活,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当然,中国的色彩文化始终是开放而富有包容性的。几百年前,可能谁也不会想到婚礼上的新娘子会穿一袭白色的婚纱,更不会想到新郎会穿一身黑色的西服,然而在今天,这些都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
文:杨春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
作于云南盈江
2013年2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
作于云南盈江
201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