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utsch
  • 中文版

媒体:感知与影响

  • 人口发展
  • 何处是故乡?
  • 可持续性
  • 启蒙
  • 媒体:感知与影响
  • 当代的文化
  • 慈善与公民社会
  • 批评消失了吗?
  • 文化外交
  • 文化记忆
  • 未来城市
  • 未来恐惧
  • 欲望
  • 热情好客
  • 知识分子
  • 资本论
  • 金融危机
  • 高等教育
  • 城市漫步 - City Moves
  • Kitsch
  • Web 2.0时代
  • 异乡与故乡

媒体与中德关系

Von links: Sven Hansen, Dr. May-Britt Stumbaum und Ban Wei (班玮)
左起:斯文•汉森,麦-布里特•施图姆鲍姆和班玮
左起:斯文•汉森,麦-布里特•施图姆鲍姆和班玮

    德中关系最近几年因为德国媒体的报道而黯淡,特别是在2008年西藏事件和奥运会期间,德国媒体对中国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将(几乎)所有的外国记者驱离西藏、奥运期间进行新闻检查,引起了德国媒体的一片惊呼,而这惊呼又为中国的民众所不解。此后,双方的关系一直紧张。这是2010年中德大学生交流会于柏林举办的闭幕讨论会在6月11日的专家论坛“媒体——中德关系的灾难还是福祉?”中最重要的关键词。在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欧盟-中国项目负责人麦-布里特•施图姆鲍姆(May-Britt Stumbaum)博士的主持下,《日报》亚洲编辑斯文•汉森(Sven Hansen)和中国最大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柏林分社社长班玮就此进行了讨论。

     中德大学生交流会
     为期三天的中德大学生交流会闭幕讨论会2010年已是第三次举行。大学生交流会使潜在的未来决策者会集在一起,致力于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特尼斯施泰因精英会(Tönissteiner Kreis)——这是一个面向国际的德国大学生智库——参与大学生论坛组织工作的会员认为,了解不同的习俗、担忧和需求,可以促进跨文化的相互理解。
     今年的讨论会有来自德国和中国的30位大学生申请参加,会议除了专家论坛,还有与论坛题目相同的多天议程,其中包括参观德国电视一台ARD的首都制作部,此外还有向每年一度的论文竞赛获胜者的颁奖仪式。参加竞赛的大学生们要通过一篇以“媒体——中德关系的灾难还是福祉”为主题的论文讨论媒体报道对中德关系的影响。本届论文竞赛的评委包括来自德国的中国研究学者托马斯•黑贝勒尔(Thomas Heberer)教授、法兰克福汇报驻华记者马克•西蒙斯(Mark Siemons)以及来自中国的设计师刘扬,他们对其中的四篇论文印象特别深刻。参加竞赛的中国学生中,王曦希以其论文《他人的形象——从两国媒体角色的视角概述自维利•勃兰特至今的中德关系》获得一等奖,杭苏以《中国媒体中的选题检查与中立化》为题的论文获得第二名。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按照报刊、电视/广播以及互联网的分类分析了中国媒体对德国的报道,并得出结论:艺术与文化很少成为中国媒体对德国报道的议题。
     来自德国的学生获得了另外两个奖项:罗曼•塞尔丹•门德勒(Roman Serdar Mendle)的论文《中国持不同政见者的言论自由——德国媒体如何影响德中关系》令评委信服。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上,作者首先介绍了微观及宏观层面上的不同关系模式,随后借助不同案例向人们表明,德国媒体对中国的积极评价有些时候甚至会受到“惩罚”,而相反,批评性的报道则很少会被人深究。因此作者的结论是: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对中德关系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获得第二名的本内迪克特•克罗内(Benedikt Crone)论文题为《当所有的人说的都一样:德国媒体“有分别的”中国报道》。这篇文章建立在凯•哈费茨(Kai Hafez)教授关于比较国际传媒制度的相互依存理论之上,将当地编辑部人员短缺、驻地记者对中国了解的缺乏、单一的信息获取渠道以及记者间对新闻的相互使用作为造成今日部分德国媒体对中国片面报道的主要原因。在文中,作者呼吁道:记者应当寻求对话,而非“独白”,而撰写文章的动机应是“事实”,而非预期。
     获奖者在讨论会的范围内首次有机会介绍讨论自己的观点和结果。

     相互间的认知
     新华社驻德记者班玮指出,德国和中国新闻报道存在差异。中方媒体对德国的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多为赞美,尤其努力让读者学习德国人的经验。所以主题多不是弊端与问题,而是人权、民权或环保。德国曾经具有榜样作用,但是奥运年的报道让中国人不解。班玮批评说,德国的报纸文章和电视报道存在偏见,很情绪化。另外,通过互联网,中国人现在对德国的认知更加多样化,并认识到了它的一些问题。尽管如此,改善的迹象已经出现,特别是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报道就平衡了许多,也更有分析性。
     亚洲部编辑斯文•汉森说,对中国的舆论环境始终在上下起伏,比如68学运的一代采取了一种毫无批判的态度,媒体对此也无能为力:“当时出现了一种过度亢奋,这只能令人感到羞耻”。他强调,媒体总体上没有扮演祸与福的角色的任务,其目标是传达信息,而不是为促进民族间的相互谅解添砖加瓦。此外,决定中国形象的还有政治、科学和文化,媒体并不像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么强大,负面报道也与所谓的“敲打中国”无关。“坏新闻就是好新闻”的标准当然适用,但是,媒体还是希望全面反映中国,提供对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不同视界,但是,中国政府经常也妨碍更正面的报道。在西藏骚乱期间,除了《经济学人》的一个记者,还仅仅有《日报》的一个记者在那个地区,他的报道就比只能依靠流亡藏人提供消息的其他记者更平衡。“在场”对于报道的平衡很重要。

     新闻自由的发展
     最终两位记者一致认为,中国的新闻自由正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媒体在商业化。班玮说,通过互联网,今天的中国人有机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全面地看问题。今天即使是政府部门对待外国记者也更开放、更自由。斯文•汉森认为,中国的国家机器现在已经认识到,媒体决定写什么,完全是媒体自己的事。现在,中国媒体在国外的地位甚至不同于德国媒体。班玮讲到,布什最后一次访问中国时,美国政府主动给新华社打电话,希望总统能接受采访。
文:雅丝敏•桑德豪斯(Jasmin Sandhaus)
自由记者,柏林
译文:贾枝平
2010年6月
相关网页
首页 | 焦点话题 | 文化视界 | 10话实说 | 信息站 | 都市专栏 | 活动预告  | 论坛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本说明 | 新闻简报 | 网站地图 | © 2013 Goethe-Institut